一对父女与一条堰的两代情缘

更新时间:2013-11-20 21:26:49 来源: 作者: 浏览1459次 文字大小:

原标题:一对父女与一条堰的两代情缘

深圳晚报记者 崔华林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12岁独自进京学艺术、拍过电影、也被打成过“现行反革命”,42岁时将莎士比亚戏剧《奥赛罗》改编成京剧,一举成名,却也因此遭受牢狱之灾。出狱后,她定居法国。几年前却被父亲的一本日记召回,沿着父亲的踪迹,完成其当年未竟的心愿。

这是旅法作家郑碧贤的人生轨迹。别人都说“很传奇”,可在四川省三台县百姓眼里,她的身份只是“郑县长的女儿”。 这位“郑县长”是郑碧贤的父亲,郑献徵。民国时期担任过四川三台县县长,在战乱时,他捐出祖产带领民众兴修水利,完成170年无人完成的堰渠,缓解旱情。这条堰也被命名为“郑泽堰”,半个多世纪来,一直灌溉着三台大地,被称为“流动的古迹”。

近日,记录父女两代传奇人生的新书《郑泽堰:民国县长郑献徵传奇》出版。

1 一对父女

1954年,一个12岁的小姑娘,写信给时任文化部长的茅盾,说自己“以后一定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很快,辗转地,她如愿被带到了北京,从此进入艺术殿堂。这就是郑碧贤。

“文革”后,郑碧贤在中国戏曲学院任教,创造性地将莎士比亚戏剧《奥赛罗》改编并导演成中国京剧,获得巨大成功。也因此,她获得了时任法国文化部长的批准,成为法籍华人,定居巴黎迄今二十余年。

相比之下,父亲郑献徵远没有女儿那么“特别”。他1900年生于重庆,在北大求学期间,参加过五四运动。25岁大学毕业,即被邀请担任联合中学(现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长。郑父的身份很多,除却中学校长、重庆大学秘书长和代校长,还有民国三台县长、自贡市市长和四川省水利局长等。郑碧贤最乐意谈起父亲担任三台县长时的经历:他坚持接纳东北大学,“即便勒紧裤腰带也要安顿这股民族建设的力量”,更不顾敌机轰炸坚持修渠引水,捐出祖产,完成了170年来无人完成的堰渠,惠泽当地百姓。

那是1937-1941年,郑碧贤尚未出生。她是从父亲的日记本上了解到这些的。

2 一本日记

郑碧贤12岁离家,跟父亲接触不多,即使父亲临终前几个月她都陪在身边,她依然觉得“一点都不了解父亲”。直到前几年她拿到父亲的日记本。

她打开日记本,看父亲用蝇头小楷写“今日之事与我抗战大事有关者,当以身许国,不能丝毫顾及私利”、“芝麻官,虽其微,但系于一县之民生,切不可掉以轻心”等。可是,父亲使用古语书写,字又小的“用放大镜也看不清,只好用复印机放大六倍后再仔细看”。加上对父亲不甚了解,一遍下来,郑碧贤完全没看懂。后来,她用最原始也最诚恳的方法:花两个月时间将父亲的日记本一字一句抄了一遍,13万字。将事件、时间理清楚后,才觉得父亲了不起,“自己竟是一个英雄的女儿”;也获悉了父亲的情感,知道“母亲的离开对父亲是多大的打击,痛过哭过”。

她突然感到心疼了,一种“不一样的心疼”,她想她一直在写别人的故事,却连父亲完整的印象都没有。因为这本日记,她开始进入父亲的世界:“官是可以这样当的,人是可以这样做的,他的日记改变了我”。

她从法国回来,去走访父亲生前工作的地方,没想到收获了更多:在父亲曾担任代校长的重庆大学里,关于父亲的图书、期刊和报纸都被完好保存;甚至三台县当地居民一直把她“认做当年的郑县长”。

也是在那本日记里,郑碧贤知道了父亲生前的遗愿:郑泽堰还存在不足和使我遗憾的地方,那就是进水口无第一道防洪闸。

3 一座堰

1937年10月,郑献徵出任三台县县长。三台缺水,康熙年间就曾动工修堰,慈禧还取下自己手上的金镯捐助。到1937年,这170年间,有建有停,始建终弃。郑献徵到任后,决定兴修水利。他在日记里写:“立志必为之事,必以发强刚毅之精神,见之于行。群情之所甚恶者,必先去之;群情之所欲者,当先行之。”

于是,郑献徵亲自踏勘地形,与上游谈判,克服重重困难,又争取到四川省的支持和资金,动员近两万民工,凿崖透壁,搭桥穿洞,于次年全线通水。全长46.5公里,灌溉逾10万亩农田,受惠百姓近20万人。百姓将渠堰取名“郑泽堰”,与上游永成堰连在一起,合称“永和堰”。

据郑碧贤的描述,父亲当时的月工资仅180银元,但修堰缺钱无法完工,他考虑到时值抗战国家困难,不便张口向上要钱,只好与兄弟商量变卖祖产,凑足4万银元用来修堰。亲友不解,“哪有当官越当越穷,还去变卖财产的?”但拗不过,又佩服他“清官、廉洁、凡事以国家为重的胸怀”,最终还是同意了。郑献徵还考虑到各家农户出工的都是壮劳力,家里妻儿仍需用钱,采取工钱日结,14个月当中,银钱没出过错。

70年后,郑碧贤站在当年花费父亲巨大精力后来却年久失修的郑泽堰上,“很心痛”。听当地人李永双用三台话讲“当年我接管永和堰水管所长的时候,我父亲就对我说:这个堰来之不易,多亏了郑县长,你一定要认真管理好这个堰,把它当成自家的事来做。”随后,老人给了郑碧贤整整三页纸关于永和堰历史和现状的信,倾吐了目前堰渠淤塞和洪灾的隐患,和修整这条老堰的心声。这让郑碧贤觉得,身上被“寄托了一个希望”。

她答应“想想办法”。从父亲那里承习来的“言必行、行必果”,郑碧贤用尽力气挽救这座“流动的古迹”。她找到全国政协委员舒乙为修复古堰写提案,又跟各路官员打交道拼命争取。她觉得这件事情得自己亲自去做。“因为我怕变成豆腐渣。”所以她跑工地,跟施工方和主管部门协调,协调工地拉电线、主动安排好伙食,解决各种问题。一个细节是,得知工人要在水里工作到深夜,郑碧贤担心“热量不够”,立即联络当地猪场老板请求赞助,老板慷慨地捐赠了三头猪合计145公斤猪肉给民工。

郑碧贤说“人家都问我后不后悔,我是不后悔的。”最终,在她的监督下,防洪闸修好了。2010年3月修好水下工程,5月水上工程全面竣工。8月,洪水来了。防洪闸立即发挥了作用,顶住了“几米高,跑都没地方跑”的洪水。时隔70年,郑碧贤终于替父亲完成了当年的心愿。

郑碧贤 生于四川成都,长在北京,住在巴黎。从事中法文化交流活动。最近出版新书《郑泽堰:民国县长郑献徵传奇》。

郑献徵 郑碧贤之父。北大求学期间参加过五四运动,后历任中学校长、三台县长、自贡市市长、四川省水利局长等职。曾主持修建四川抗战期间第一个水利工程“郑泽堰”。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