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视频名称: 《水脉》 第二集 世纪构想
提交者: gljwm
提交日期: 2014-11-10 11:17:54
点击: 2203
总观看量: 9
本月观看量: 0
本周观看量: 0
今日观看量: 0
是否收费: 免费
在线观看: 在线收看《水脉》 第二集 世纪构想  
领衔主演:  
语言: 国语 
视频介绍:  

南水北调,分别从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以三条线路将中华文明的两大母亲河——长江与黄河连通起来,跨越崇峻的高山、广袤的平原,经过众多的城市和乡村,将中国南部丰沛的长江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缺水的北方。
然而,从设想到规划,从规划到实施,就像中国治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样,南水北调,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工程,这个汇聚了几代中国人智慧和心血的世纪工程,注定要走过一段漫漫征途。
1952年深秋,59岁的毛泽东乘专列离开北京,开始了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外出视察,他此行的第一站来到河南开封的黄河岸边,面对眼前的这条滔滔大河,“南涝北旱”的现实让熟读历史的毛泽东陷入沉思。毛泽东在这次考察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地谈论如何治理黄河的问题,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战略构想: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正是从那时起,为了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这个设想,艰难的南水北调线踏勘工作整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几代水利工程技术人员,30多次深入中国西部这片不毛之地,获得了大量珍贵的地形、水文、气象等基础资料。甚至有人把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崇山峻岭之间,直至今天,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仍在规划设计当中。
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第一次正式提出“南水北调”的规划,同时决定动工兴建丹江口水库作为向北方调水的水源地。
1974年,历经16年终于竣工的丹江口水库,蓄积起了100多亿立方米的巨量水体,按照规划,将从丹江口水库开挖一条渠道一路向北输水,直至北京,这就是南水北调的重要线路之一——中线。
历尽波折的丹江口水库,终于在千山万壑间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奇迹,南水北调这个世纪构想终于迈出了走向现实的第一步。
位于京杭大运河和新通扬运河交汇处的江都水利枢纽,1961年12月开始动工兴建,历时16年完成,这个拥有4座电力抽水站、12座水闸的庞大水利工程,可以以每秒400多立方米的提水速度向北方抽引长江水。这里被确定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
但是,要把这个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宏伟的调水蓝图变为现实,不仅需要解决一系列难以克服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更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国力支撑,现实的使命和历史的责任,像千钧重担压在这一代人的身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不过2500多亿美元,人均290美元,只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20%。仅就当时的国力而言,还不允许中线和东线同时上马,东线和中线只能两者选一,谁先谁后,这道选择题整整困扰了中国十多年之久。
改革开放让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率先焕发了勃勃生机,而在这一过程中,南北方的格局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昔日的“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运”。位于中国北方的黄淮海地区成为中国粮食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这里正是水资源短缺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
尤其是北京,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个中国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城市,一直承受着人口快速膨胀的巨大压力,伴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北京缺水的严重程度也在逐年加剧。当地表水日益短缺,北京三分之二的用水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致使城区地下水位下降了近40米,相当于十几层楼的高度。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南水北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001年6月,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开工;
2001年7月,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2001年11月,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此时,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在经历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已经具备了建造南水北调这一巨型工程的国家实力和科技实力。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走完漫长而艰难的论证过程,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动工兴建。
本集内容主要是南水北调工程历史背景及规划论证、决策部署过程。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科研人员为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呕心沥血,东、中、西三条工程线路如何设计、谁先谁后,近百位院士和几千专业领域的专家在五十多年的论证中本着为国家负责的态度争论激烈、充满曲折。许多重大决策都得到历届中央领导的极大关注,最终在国家整体实力增强的背景下,东线和中线工程同时上马,世纪构想在今天得以实现。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视频

热门视频

推荐视频

相关视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