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传统艺术 浅析布袋木偶戏的产业化发展

更新时间:2018-01-08 21:59:11 来源:东平湖管理局防汛石料供应处 作者:王怡然 浏览4966次 文字大小:

“互联网+”传统艺术 浅析布袋木偶戏的产业化发展

——以台湾霹雳布袋戏为例


“一口道尽千古事,十指操弄百万兵”,短短十四个字,道出了布袋木偶戏这门古老民俗表演艺术的全部奥秘与精髓。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如今这个流光溢彩的互联网时代,传统艺术正受现代媒体的冲击而日渐式微,作为木偶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布袋木偶戏却能适应现代化潮流,受到越来越多青年观众的喜爱和追捧。本文将以台湾霹雳布袋戏为例,带领大家走进网络与传统相结合的布袋木偶戏世界,探讨传统布袋木偶戏是如何改革创新,发挥互联网优势使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的。

、布袋木偶戏发展概述

布袋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掌中戏小笼,东北一般称作“扁担戏”,宁波将这个叫做“手套木偶”,属于木偶戏剧的一种。戏偶的头部是用木头雕刻而成,内部雕空,偶身躯干和四肢是用布料缝制而成,偶头和手脚都要套在外面的服装链接,因此有了布袋戏之统称。传统戏偶的操控几乎全靠操偶师的几根手指,演出时,将手伸入戏偶服装中,以食指入头颈,以掌心撑住躯干,中指、拇指操纵木偶的双手,从而完成表演。布袋戏最初是用于古代庙宇迎神谢神、祭祀仪式和各种民俗活动,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民俗表演艺术。

它起源于福建漳州、泉州一带,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国最早关于布袋木偶戏的记载,见晋代小说家王嘉《拾遗录》:“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机巧变化,或于掌中备百兽之乐,宛转屈曲于指尖,人形或长数分,或复数寸,神怪倏忽,玄丽于时”;到了隋代,木偶的制作高度发达,据《大业拾遗记》记载,在当时的“百戏”中多“水饰”、“机关木人”,多扮演神话、三国故事,人物众多。可见隋代时的木偶戏已从演百戏、歌舞,发展到表现复杂故事情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晚清布袋戏已进入鼎盛时期,在闽南一带,几乎每乡每镇都有或专业或业余的戏班,于今互联网、多媒体、商业传播等相结合,真正成为了全民娱乐

木偶头的雕刻,和布袋木偶表演一样,有着上千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木偶头雕刻艺术同木偶戏一起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布袋戏木偶头雕刻工艺非常讲究,选材樟木,木料轻软而不易开裂,还能防蛀。偶头形象分为生、旦、净、末、丑、兽、杂七大类型,根据五官轮廓开出粗坯是偶头雕刻中最难的一步,稍有不慎,木偶就会有偏差,因为不能被修复,就只能重做。打完粗坯,需要再经过劈型、雕胚、装机关、上粉底、烤漆绘脸、上金油等十几道工序来反复平整木头表面的细孔和纹路,从而保证偶头的美观耐用。一个优秀的纯手工木偶头逼真传神,刻工精细,脸谱结构严谨,保存百年都不会掉色、变形,一般需要雕偶师满负荷工作至少半个月方能完成。

明末清初时期,布袋木偶戏随泉洲、漳州等地的移民渡海传入台湾,之后当地布袋戏艺人根据本土文化特色,对大陆布袋戏进行了改良。为了演出效果,布袋戏艺人拓宽木偶舞台,引入华丽的布景,并且让布偶穿上了金光闪闪的戏服,以灯光、烟雾、爆破等其他特效来增加武打效果,当时将这种布袋戏统称为金光布袋戏。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台湾的金光布袋戏已经代替传统木偶表演木偶头的雕刻技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偶头尺寸大了数倍,随之在造型上更加夸张没有拘束为了配合声光等特殊表演手段雕偶师会在制作木偶时使用荧光漆金光布袋戏木偶头独特的烤漆工艺偶头结实耐用的同时变得更加光滑精美。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多媒体的出现,传统木偶演出市场迅速萎缩,台湾国宝级布袋戏大师黄俊雄大胆改革布袋木偶戏的表演方式,开创了电视布袋戏先河,将传统的野台布袋戏搬上电视荧幕,其经典代表作《云州大儒侠史艳文》共播放583集,在台湾创下了97%的超高收视率,其中的主要角色史艳文、苦海女神龙等成了当时全台湾无人不晓的人物,最后以“妨碍民工正常作息”为由遭到禁播,可以看出当时电视布袋戏的受欢迎程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黄俊雄的儿子黄强华、黄文泽不再延续《云州大儒侠》的制作风格,另辟蹊径,开创了霹雳布袋戏(霹雳布袋戏由于每部剧集名称前皆有“霹雳”二字而得名),之后,更是在网络和新媒体的东风下,创办了霹雳国际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成功将霹雳布袋戏打造成一个横跨网游手游、电视电影、漫画、周边等的文化创意品牌,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早在2005年时,霹雳便已一统国内布袋戏江湖,打造出了一个每年市值高达4000万美金以上的霹雳帝国,2013霹雳国际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柜,成为国内第一个文创上市公司。

台湾布袋戏的改革与创新

从闽南流传到台湾的布袋木偶戏,在台湾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演变成了以影视剧为主的电视布袋戏。在当下这个娱乐日益多元化的时代,黄强华与黄文泽以传统为骨、以创新为魂,以文化传承为本,力求改革与突破,成功地将传统布袋戏转型成偶动漫,创造了霹雳布袋戏。到如今,已演绎了超过60部连续剧,3000多个小时的剧集,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轰轰烈烈的江湖故事,而精美华丽的霹雳戏偶、奇幻玄妙的故事情节、扑朔迷离的剧情发展、惊世骇俗的爱恨情仇、出神入化的视觉特效,更是让海峡两岸无数戏迷为之疯狂,完全改变了观众对传统民间艺术死板、古老、粗鄙的成见。较之传统布袋戏,霹雳布袋戏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木偶造型

用于野台演出的传统布袋木偶一般为八寸大小,一位操偶师可以操纵两尊木偶,搬上电视荧幕后改良为40—50公分的电视偶,而霹雳布袋戏木偶为80—110公分的超大偶,完全按照真人等比例设计,工艺细致考究,造型华丽多变,在古风古韵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时尚元素,视觉上更加惊艳逼真,具有更强的银幕张力;木偶全身手工制作,独特的烤漆工艺使木偶看上去分外细腻精致,眼睛部分从早期的彩笔绘制演化为玻璃眼、水晶眼;毛发部分,由传统的纤维假发演进为真实的植发;木偶的双手由传统的木手改良为五指皆抓握自由的塑胶活手,手指、手臂和腿部的关节设计巧妙逼真,木偶可以灵活自如地做出各种动作,在操偶师手上尽态极妍;木偶的服饰也由传统的棉布衣改良为丝制衣等等。一尊品相优良的布袋戏木偶,需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造价不菲。用于市面上销售的戏偶,价格皆在一万人民币左右。

)剧本创作

传统野台戏是没有剧本的,表演全靠操偶者随性发挥。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电视布袋戏出现时已经有了规范的剧本,内容主要是基于传统忠孝节义思想的武侠故事。到了霹雳布袋戏时期黄强华坚持以故事驱动发展,大胆改良了父辈电视布袋戏的剧本剧情,打破了传统武侠在时间、空间上的束缚,模糊了传统武侠剧本中善、恶、缘、仇的界限,人物性格更加多样化、社会化,人际关系更像现实生活的写照,故事情节更加天马行空。以中国儒、释、道三教为基础,囊括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哲理,大胆引入“吸血鬼”、“生化人”等西方元素,杂糅了中西方各种经典传说典故,还加入现代科技的兵器、道具,建立了一个有“霹雳”特色的魔幻武侠世界。

霹雳布袋戏对传统剧本改进的同时,也让优秀传统特征得到了新的传承。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人物四念白,四念白即是所谓的出场诗人物诗号透过该出场诗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经历戏曲人物首次登场时都必须以诗词吟咏,以便观众快速了解舞台上的角色,出场诗“四句”五言或七言古诗所组成的闽语(中国古汉语之一)念白,因此又被称为“四念白”。除了诗号诗化的人名地名、门派、武功招式等、半古对白以及大量原创的诗文辞赋也是霹雳布袋戏特色。观看霹雳布袋戏,更像在欣赏一场汇集古典文化精髓的文化盛宴。

拍摄手法

该布袋戏公司积极引进好莱坞的电影拍摄手法与3D动画,现场剪辑、道具、灯光、服装、化妆等各部门严格按照电影工业的格局,协调合作。设有占地上万平方米的片场,从早期的平面背景或小规模布景,演进至今有大型立体布景、隐形地道、动画合成背景,甚至实景拍摄,并加入了电影电视特有的吊钢丝、水下拍摄等,从而打造出劲酷十足、美轮美奂的画面。

(四)原创音乐

与第三方音乐公司合作,成立专业的音乐团队精心打造布袋戏音乐。声乐不再拘泥于以往的中国民间小调,而是在吸收地方音乐的基础上充分融合东西方各种乐器乐风,加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20多年来创作出无数风格迥异、风靡大众的神曲

、藉由互联网平台实现产业化发展

与绝大多数传统表演艺术逐渐衰落、濒临失传的命运不同,布袋戏早已由传统野台戏演绎为木偶动漫,成为社会流行文化的代表之一。透过布袋戏的演变可以看到,濒临失传的古老表演艺术想要传承,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是一种必然的历史性选择。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平台以及商业化的运营模式将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营造更大的文化产业市场,而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转换无疑将为文化的传播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以企业化方式经营传统艺术,将无形的艺术价值转换为有形的经济生产力,这首先需要构建商业模式,实现文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进而建立市场,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表演艺术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其地域限制和一次性的文化消费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自身的传播与推广。文创产业需要结合文化特点,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营销手段,借互联网平台多方位开拓新市场。该布袋戏公司结合迪士尼的运作模式,发展文化产业融合实体经济与虚拟电子商务的多元化经营,善用“互联网+新媒体”,多方位、宽领域地推广布袋戏文化产品,积极开拓新消费族群。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已渗入其产业化运营的各个环节:

(一)数字科技创新表演艺术

霹雳布袋戏以创新驱动发展,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将电视布袋戏进行电影化改造,严格按照电影分镜头和远程操控方式进行拍摄,引进先进的特设和CG技术,利用三维建模模拟虚拟场景,并运用影视剪接和动画特技让偶戏呈现出更加立体、炫目的画面效果,生动且拟人化。

(二)“互联网+”助推多渠道传播

从传统的呼朋唤友看戏到现今的网络电视传播,该公司借互联网思维,利用数字技术,发行网剧、碟片,将电子影像作为布袋戏演出推广的形式,突破了表演艺术的“一次性消费” 壁垒,扩大了布袋戏的流通渠道,如今已形成横跨DVD制作发行、影音租售、电影、漫画、周边商品授权开发、网际网路、实体通路、粉丝社群等的全方位、多角化事业版图。

开展网络营销;建立公司官方网站、官方论坛、微信公众号、推出霹雳APP等,给广大戏迷搭建广阔的交流平台。将剧集改配普通话版在大陆推广,与优酷、爱奇艺、腾讯等网站合作大型线上活动,增加与戏迷之间的互动,扩大品牌传播的受众面;建立线上线下购物商城,不断开发各种周边商品,运用大数据挖掘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拥有庞大的消费群。

开发粉丝经济;以角色经济为切入点,将角色进行偶像化包装,制作人气角色的戏偶、公仔出售,举办角色cosplay等次文化活动和动漫展,成立人气木偶角色粉丝团、官方后援会,依托互联网为粉丝提供建立群组的平台与空间,满足粉丝对集体应援、角色周边收藏购买等的需求。尊重粉丝建议,充分发挥粉丝创意,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所以,传统艺术的传承,可以借鉴霹雳布袋木偶戏的发展经验,积极探索“互联网+创新驱动”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时代生存之道。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