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水诗话高梁河

更新时间:2015-10-26 16:39:13 来源: 作者: 浏览2423次 文字大小:

京水诗话高梁河

段天顺

天下名山护此邦,水经曾见驻高梁。 一觞清浅出昌邑,几折萦回朝帝乡。

和义门边通辇路,广寒宫外接天潢。 小舟最爱南薰里,杨柳芙蕖纳晚凉。

                               ———选自元代马祖常《析津志辑佚》

这首诗写的是中国元代的高梁河。据《水经注》所述,古高梁河是北京永定河出山后的一条支流。“湿水(永定河)又东南经良乡县之北界,历梁山南,高梁之水出焉。”后来,由于永定河南移,高梁河西段淤塞,剩下东段。即《水经注》所云:“水出蓟西北平地泉,东注,经燕王陵北,又东经蓟城北,又东南流。……其水又东南入于湿水也。”文中所说的“水出蓟西北平地泉”,当指今紫竹院湖所在地。水从紫竹院附近出来,东南行有两条支流,北支经北护城河、坝河一线入温榆河,稍南一支自今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龙潭湖方向入今北运河。可以说,在北京城附近的几条河流都和它有关系。

  金代将蓟城幽州扩建为中都,成为金代的首都。为开辟西山泉流,将海淀台地打开,将西山和玉泉山泉流通过高梁河引入中都城。元代为解决大都城漕运的需要,在郭守敬主持下,修建白浮瓮山河(即白浮引水),导引昌平之白浮、虎眼、一亩等十一道大泉汇于瓮山泊(今昆明湖),再通过高梁河经积水潭东南行,入于潞水(今北运河)。从白浮泉至通州里二泗北运河口,全长一百六十四里,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通惠河。” 明、清以来,北京昌平诸泉水道淤塞,通惠河漕运水源主要靠西山、玉泉山的泉水,从昆明湖以下,高梁桥以上称长河,高梁桥至北护城河仍沿用高梁河旧称。这一时期的高梁河成为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中国元代诗人马祖常(蒙古人)笔下描绘的高梁河,其重点是写了河水进入大都城后穿插回环于大都北京城内皇宫殿阁间,以之秀美多姿融合到庄严雄伟的宫殿群落,体现出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相得益彰,成功地将大都北京城建成为驰名世界的山水园林城市。

诗中所写的和义门,是元大都城的西门之一,位于肃清门之南,平则门之北,今西直门附近,门北有水关是高梁河入城水口。广寒宫指金代,在今北海琼华岛上修建的广寒殿。天潢,指太液池。南薰里,似指南薰桥附近,现今北河沿大街一带。有人说,高梁河不就是北京西直门外那条小河沟吗,与古都风貌有什么关系,其实,真有大的关系。河流虽不大,但由于地处北京平原的重要地理位置,联结永定河、北运河、温榆河,斜穿北京城的心脏地带,对于北京城的建设、发展,对于国际性大都会的形成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高梁河就没有今天的北京市,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摘自段天顺《京水诗话》)。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热门文章

    涵管分类

    涵管分类

    涵洞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种。按建筑材料可分为砖涵、石涵、混凝土涵、钢筋混凝土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