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散文 > 正文

【水缘文学•散文随笔】秋游石门坑||吴贤林(浙江)

更新时间:2023-10-08 21:15:31 来源: 作者: 浏览181次 文字大小:
秋游石门坑
文/吴贤林
仲秋的一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早上凉风习习,中午太阳灼热。笔者应邀随常山县老年大学诗词班诗友们到何家乡长风村石门坑采风。石门坑原是行政村,辖26个自然村,2013年与文图村、长风村合并为长风村。
从常山县城乘公交车沿205国道往北15公里左右到了月亮湾,这里是常山最美的景色之一。此处左拐进入狭长的沟谷山坳,便是石门坑。石门坑的“石门佳气”为常山古十景之一。据清光绪《常山县志》卷首载:“石门山巅有窍,每旦云出,东驰则雨,西行则晴,葱葱郁郁,其间大有佳处。”
说起石门坑的来历便有两层含意,其一是谷口临溪(常山港)处有石跨径如门,俗称“石门”;“坑”则是约6公里狭长的沟谷溪涧流水潺潺,形成自然的一条溪涧,当地人俗将小溪涧称为水坑,先辈们取地名富有含意,便将此狭长的沟谷称为石门坑。
我们一行12人一路逛一路拍照,迎着习习秋风,听着淙淙流水,闻着清新空气,望着满目绿色,惬意的心情油然而生。同行的刘诗人说:“今天是名符其实的采风,采的是清新的风,温柔的风,惬意的风。”
我虽然以前几次到过石门坑,可是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通过“五水共治”,此地溪涧里水清如镜,清澈见底,成群的小鱼在畅游,偶有小螃蟹迈着八字步横着走,看它们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样子,定然处于满满的幸福感之中。山上树木青樾,因杉木、松木贬值,村人无意砍伐,反倒有利于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此时鸟儿的鸣叫清脆动听,随风摇曳的草木散发着秋的气息,令人觉得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是如此的温柔。
石门坑不但风景奇特,更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石门坑里面有芭蕉尾、木樨坞、华佗坞、宋家山、扁担坞等众多的山坞,个个有故事,有情趣,有令人记忆犹新的来历。芭蕉坞因盛长芭蕉而得名,芭蕉树叶片宽大,颜色鲜绿,花序顶生,呈下垂状态。看到芭蕉树自然想起西游记里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平时翠绿的芭蕉叶,只要浸上仙气后,可随大随小,随风如影,变化无端,铁扇公主的芭蕉扇非同凡响,曾令孙大圣吃尽苦头。而此地的芭蕉叶随风婆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散发着淳朴的自然美。
木樨坞因盛长木樨而得名,此时仅有少量木樨开花,香气已飘数百米。未见木樨树,便闻桂花香。若是桂花盛开之时,还不令人醉晕?
华佗坞谷中沟头部为悬崖峭壁,产滴水珠、飞天蜈蚣、石斛、金钗等中草药,相传汉末名医华佗曾到此采药,故名。20世纪50年代末,上面曾计划在石门坑办“华佗药厂”,曾因此处场地狭窄,再加上华佗是安徽亳州人,亳州人捷足先登,抢抓机遇,办起了华佗国药厂。经历七秩风雨,现在已改为国药健康亳州药业有限公司,公司已发展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生产员工1800余人的上规模企业。
宋家山很早以前属宋姓人所有,宋姓曾将此山种上成片的杉木、毛竹,在许多年中每年初冬季节,无数杉木、毛竹通过常山港运往兰溪、金华等地。此山本无名,因宋姓的山便叫宋家山,后虽几经易主,但叫习惯的名称无须修改。
扁担坞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有个神仙到月亮湾(那时候还不叫月亮湾)挑了两大桶水,约有5000多斤,欲到风门山去救山火,当他腾云驾雾来到石门坑上方时,看到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在采茶,没想到神仙也有爱美之心,当他看得发呆时,遇见铁拐李和吕洞宾两仙正腾云驾雾到石门坑游玩,此神仙心中发慌,不慎扁担脱钩,两大桶水“哗”的一下全倒进山沟里,水桶摔碎,扁担掉落,神仙羞得满脸通红,扁担、水桶也不要了,顾他驾云离去。从此扁担坞的名称就自然而然诞生了。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吴贤林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吴贤林,男,在职研究生。中国微小说作家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文学作品300多篇。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